元宵節
元宵是一種中國傳統節令食品,通常由糯米製成,是有餡的,而且是甜餡料。。
北方人依照習俗通常在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和新年烹製食用。曾有多種名稱,如麵繭、粉果、元寶、湯餅、圓不落角等。
元宵製作和湯圓不同。元宵餡料多使用甜餡,將直徑約1厘米的餡料蘸水之後放入盛滿糯米粉的笸籮中,由人工搖製成直徑約2厘米的元宵,因此製作元宵稱為「搖元宵」。現在多用機器代替人力製作。
元宵餡有豆沙、芝麻、棗泥、白果、果仁、杏仁、白糖、山楂、各類果料等,可煮、煎、蒸、炸、拔絲、烤。起初稱之為「浮圓子」,水煮後湯如糯米麵粥。而在廣東和台灣一般都會使用糖水煮;糖水可以用紅豆,或者薑加冰糖整成。
我國古代把正月十五日叫做上元節,因為這天晚上人們要吃元宵,所以也叫元宵節。元宵張燈的習俗,由來已久,據說和漢朝時佛教傳入我國有關,不過,當初為佛教的「專利」。根據佛教說,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示現神變,降伏神魔是在西方日曆上的十二月三十日,而此時正是東方的正月十五日,為紀念釋迦牟尼神變,在這一天要舉行燃燈法會。隨著佛教的傳入,此習俗也傳入我國。但此習俗傳入我國始於漢代,是東漢明帝開元宵節放燈的先河,但在當時,元宵節點燈是為了敬佛。這一個祭典是要在夜間舉行,皇帝在夜間主持祭典,當然要多點燃一些燈燭,這樣流傳到後來就成為元宵張燈的習俗了。以後,京城和民間的這項活動日漸興盛,每年都舉行,這時就不僅僅是為了敬佛,據《春明退朝錄》載:唐太宗時「觀燈獨盛」,唐玄宗時,放燈演變為喧鬧的燈市「置百枝燈樹,高八十尺,豎之高山,上元夜燈之,百里皆見,光明奪目也。」《朝野僉載》中也記有「做燈輪高二十丈」、「燃五萬盞燈,簇簇如花樹」的話。由此,我們可窺見唐代元宵燈市規模巨大之一斑。到了唐朝,上元才成為狂歡的節令,燈光繁盛。舊時的元宵,形同現今的「嘉年華會」。元宵夜晚,成千美女裝扮如玉,在大花燈下歌舞通宵,笙歌傳明月。
燈謎的由來
打謎語寫在花燈上叫人去猜,叫做「燈謎」。燈謎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時代,那時群雄崛起,列國紛爭,一些遊說之士為了勸說君王,往往不把本意說出,而借用別的語言來暗示,使之得到啟發,這種「隱語」,就是燈謎的雛形。關於燈謎的由來,有一段有趣的傳說:相傳,古時候有個財主,家財萬貫,但人品不好,見高就拜,見低就踩,窮人對他恨之入骨。但他有財有勢,窮人拿他沒辦法。
有一年元宵夜,一位受盡這個財主剝削的人提著一個花燈,來到財主大門前,他的花燈又大又亮,燈上還題了一首詩,引來很多人圍觀。財主好奇,也出來看熱鬧。財主不識字,就叫帳房先生唸給他聽。帳房先生遵命,搖頭晃腦地念了起來:「頭尖身細白如銀,論評沒有半毫分,眼睛長在屁股上,先認衣裳不認人。」財主聽後大怒,說燈的主人有意諷刺他,叫來家丁要打提燈人。提燈人並不害怕,不慌不忙地說:「這首詩怎麼會諷刺你呢?它說的是做衣服的『針』呀!」頓時,人們哄堂大笑,財主見狀,狼狽地溜進了屋。從此,燈謎就出現了,每有彩燈會,必有燈謎。我國民間所產生的燈謎浩如煙海,千變萬化,人們有時用老虎的難以射中,來形容謎的難猜,因此「燈謎」,又叫做「燈虎」。
吃湯圓
正月十五的元宵節,到處「火樹銀花觸目紅」,到處流光溢彩看燈景,作為應時食品則是湯圓,家家戶戶火紅湯沸,香氣飄滿大街小巷。因該食品主要吃在元宵節,最早稱為「元宵」,因取團圓、圓滿之意,又叫「元宵圓」。江南地區,則名之「湯圓」。袁世凱篡奪革命成果當上了「大總統」,他包藏禍心想登基稱帝,因「元」與「袁」、「宵」與「消」同音,覺得不吉利,下令將「元宵圓」改稱「湯圓」。湯圓做為食品,在我國歷史悠久,傳說,宋代已流行在元宵節吃湯圓了。湯圓的餡分甜和鹹的兩種,甜的有豆沙、芝麻、棗泥、白果、花生、杏仁、山楂等等;鹹的有酸菜、肉丁、火腿丁、蝦米、豆干等等。做湯圓也有兩法,其一像包餃子一樣,把餡料包在糯米粉調水揉捏的皮子裡,名為「包湯圓」;其二是先做好堅硬的餡粒,一顆顆放在大籮筐的乾糯米粉上,然後搖晃籮筐,使餡粒滾來滾去蘸上糯米粉,再撈起蘸水,再下筐搖滾,乾糯米粉一層層增厚,湯圓也就「大」了起來,這叫「搖湯圓」。接下來就是煮湯圓,先燒沸湯水,再下湯圓,湯圓在水中時浮時沉,當湯圓都浮於水面,說明煮熟了,也就可以享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