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
崔寔(逝於一七○)的《四民月令》記載東漢的元旦習俗:正月之旦,是謂正日,躬率妻孥,潔祀祖禰。前期三日,家長及執事,皆致齋焉。及祀日,進酒降神畢,乃家室尊卑,無小無大,以次列坐先祖之前,子、婦、孫、曾,各上椒酒於其家長,稱觴舉壽,欣欣如也。
中國人講究孝道,即使對已逝的先人也不例外。在許多的傳統節日中,祭祖都是不可少的項目。春節的祭更是當天的首要大事。據宗懍(四九八──五六五)的《荊楚歲時記》記載:「正月一日,……雞鳴而起,先於庭前爆竹,燃草,以辟山臊惡鬼,於是長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賀」。「雞鳴而起」,固然是為了一大早向祖先拜年,而齋戒及正衣冠更是要求在身心兩方面都達到絕對的恭敬。至於原意在避山臊惡鬼的爆竹,幾經變化,竟成點綴年節熱鬧氣氛不可或缺的鞭炮了。
古時候的爆竹就是將竹子投入火中燃燒,竹節裡的空氣受熱膨脹後炸裂竹管,發出劈啪的響聲,以此來驅逐鬼怪。後來,驅邪的目的變得較不明顯,反而是爆竹所迸發的火光及響聲增進了年節熱鬧、興奮的氣氛,因而大受歡迎。
自從宋人發明火藥後,就有人以紙卷取代竹筒,並以麻莖把爆竹編成串來出售,稱為「編炮」。又因為它爆炸的聲音清脆如鞭響,所以也叫做「鞭炮」。據周密(一二三二──一三○八以後)的《武林舊事》卷三記載,南宋時製鞭炮的技術已經相當進步了,有的鞭炮可以「一爇(點燃)連百餘響不絕」。利用製作鞭炮的原理,巧手的商人又發明了各色的花炮、煙火,並取了一個個別緻的名稱,如:霸王鞭、地老鼠、一丈菊、火梨花、飛雪迎春、金菊吐艷、仙女散花等等。各種精巧的花樣,將夜空點綴得無比燦爛。
在滿街鞭炮的硝煙中,熙來攘往的都是相互拜訪賀年的人群,「恭喜」之聲不絕於耳。至親好友之間,一般都是親自登門拜年。至於平日交情不深的朋友,若要一一造訪未免太費耗時間與精力。於是,早在宋朝就有人想出了以名刺(名片)代替本人拜年的方法,俗稱「飛帖」。宋人周輝(生於一一二六)的《清波雜志》卷六記載,宋人拜年,多不親往;而是遺僮僕前往遞送名片。曾有一士子,為了表示自己交遊廣闊,分身乏術,就命僮僕手持馬籠頭,到了欲投刺的人家門口,搖幾聲鈴,表示自己來過了,然後丟下名刺而去。有人識破他的詭計,就故意在他搖鈴時開門出現。那個尷尬的僕人反應很快的說:「馬兒剛剛脫韁走了」。此事一時傳為笑談。「飛帖」拜年的習俗或許稍欠誠意,卻因為它的方便省事,事到清末還盛行不衰。民國以後,它甚至融合了西方人寄耶誕卡的習俗,形成了現在的賀年卡。
我國各地的春節習俗,基本上大致相同,間或有日期上的差異。一般而言,從初一到初五,所有的商店都休市五天,農民也不下田耕作。在這一年一度的假期裡,除了走訪親友,相互拜年外,也有人趁此機會關起門來賭博玩樂。為了求取新年的好兆頭,從元旦到破五(正月初五)人們要遵守許多的禁忌。如:不准小孩哭鬧,如果小孩子犯了錯,也不能加以打罵。不准打破碗盤,萬一不小心打碎了,要趕緊說聲「碎碎(歲歲)平安」,及時化解凶災。新春期間也不能動刀剪(主凶殺及口舌之爭)。不准掃地、倒垃圾,以免將一年的財富都掃出去。有的地方,如北平,在破五之前忌女客上門,婦女要到初六才可以出門拜年。
對女客的禁忌到了南方就不成立了,福建及廣東兩省以初二為已嫁歸寧的日子。已出嫁的女兒都會在這天與丈夫、子女一同回娘家「作客」。終年操持家事的婦女。也只有在這個時候,才能以「作客」的心情來享受這難得的假期。
「祭財神」也是新春的重要節目之一。財神是最受民間歡迎的神祇,不管是住戶或商家,都希望能將財神接回家,確保今年財源廣進。所以年初二(也有在初五)一大早就要準備豐富的牲醴,焚香放炮迎財神,針對大家喜歡財神上門的心理,有人就特意戴起金面具,手持紙元寶,扮成財神的模樣,再找幾個同伴敵鑼打鼓,挨家挨戶的去說吉祥話,討紅包。祭過財神,當天還要吃一餐餛飩,稱為「元寶湯」。
新春期間,除了家人親友間的團聚取樂外,也大眾化的娛樂活動。最常見的,要算是舞龍、舞獅了。我國自古就視「龍」為吉祥的象徵,他們認為龍掌管降雨,春節時舞龍可以保佑今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舞龍的表演主要分成「單龍戲珠」及「雙龍搶珠」兩種。龍身由許多小環節組成,一般都是單數,如九節、十一節、十三節等。每一節至少由一人負責抬,大型的舞龍往往要動員數十至上百人。龍頭追著紅色的寶珠上下翻動,龍身也隨著偃仰翻轉,如波浪般的起伏。如果在夜間舞龍,還可以將每節龍身都點上燈,舞起如繁星飛躍,銀浪洶湧,比起白天的舞龍,另有一番氣勢。
舞獅的規模就小得多,只要兩個人就可以表演。不過,正因為它的規模小,反而可以做出舞龍做不到的細緻表演,如跌撲、翻滾、跳躍、搔癢等。按巧高明的,還可以演出滾繡珠、過跳板、上樓台等動作。
舊時為家庭奔波勞碌的人,只有在春節期間才有閒錢及閒工夫來從事娛樂活動。許多大大小小的遊藝表演也就在此時紛紛出籠。諸如傀儡戲、皮影戲、耍猴兒、拉洋片、跑旱船、踩高蹺、打太平鼓等等,街上市鎮日鑼鼓喧天,看熱鬧的人群往來不絕。孩子們剛收到的壓歲錢也是商人們極力爭取的目標。舉凡風箏、風車、捏麵人、陀螺、鞭炮等,無不極力招徠兒童的光臨。當逛完這五光十色的年市,還可以買串糖葫蘆邊走邊吃的回家,這就難怪每個小孩都全心期盼迥年了。
大約到了初四、初五,許多商家就會陸續開張。劈啪的鞭炮聲從凌晨開始就響個不停。店舖門前也會貼上「開市大吉」或是「生意興隆通四海,財源廣茂達三江」等吉祥的春聯。對第一個上門的顧客,不管買多買少,一定要給予熱誠的接待,或是遞茶點煙,或是折扣優待。如果和第一位顧客成交了開年第一筆大生意,更會被視為今年生意興隆的好兆頭。
歷史上還曾經有過在正月初七過「人日節」、的習俗。「人日」一說來自東方朔的《占書》:「歲後八日,一日雞,二日犬,三日豕,四日羊,五日牛,六日馬,七日人,八日穀。其日清明,則所生之物育;陰則災。」《荊楚歲時記》中記載的人日習俗是:「以七種菜為羹。剪彩為人,或鏤金薄為人,以貼屏風,亦戴之頭鬢。又造華勝以相遺。登高賦詩」。人日節曾在南北朝及唐宋時代盛行一時,明清以後已漸衰退。有些地方還保留在正月初七吃素菜的習俗,但規模已大不如前。
現代人過春節,到初五已告一段落,各自返回工作崗位,等待十天後元宵節的來臨。過完元宵,「新年」就算真正的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