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習俗吃潤餅2021

現在位置:首頁 > 清明節習俗吃潤餅2021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按陽曆來說,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也正是人們春遊(古代叫踏青)的好時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並開展一系列體育活動的習俗。

四月四日清明節,在中國人的習俗中「潤餅」是掃墓時祭祖必備食品,據史料記載吃潤餅的習俗與典故是源自人民為紀念春秋時晉國一位清廉忠貞的官吏介子推,便在清明節的前兩天嚴禁菸火,因此只吃冷粥乾餅,即所謂的「寒食」,到後來就演變如今吃潤餅的習俗。

民間傳說在春秋時代,晉文公重耳即位前在外流亡逃竄19年之久,期間有5名賢士誓死追隨,其中一名賢士介子推(介之推)更在重耳挨餓受凍時割下自己的大腿肉,烹煮成肉湯讓重耳食用,事後傳開被民間奉為忠義之士,也是「割股奉君」的典故由來,最後重耳得以回到晉國取回王位,介子推更說出「功不言祿」的話語,拒絕受封回鄉與老母親隱居。

民間得知介子推回鄉隱居後,以為是重耳拋棄他,因此創作出「一蛇獨怨」的民間歌謠,內容指5條蛇追隨1條龍行走天下,其中一條蛇在龍沒東西吃時割下了自己的肉,結果最後其餘4條蛇得到可以居住的洞穴,僅有「割肉蛇」在外流落。

事後該歌謠被重耳聽到,重耳一聽就知道這是介子推的故事,馬上派人將他尋回,終於發現隱居在綿山上的介子推與其老母親,但因介子推拒絕下山,重耳因此採用臣子的建議放火燒山,想逼迫介子推現身,誰知火燒了一個月仍不見介子推的身影,最後重耳搜山時在一棵柳樹下發現被活活燒死的介子推與其母。

重耳見到介子推的屍身後悔不當初,取回燒焦的柳樹做成木屐,每日看著它嘆氣說「哀哉足下」,相傳就是「足下」一詞的典故。除此之外重耳見到被燒死的介子推屍體後,突然開始厭惡被烹煮的肉味,更下令宮中不准有火出現,長期下來身體越來越差,文武百官因此請命要重耳開火。

最後重耳下令每到介子推的祭日時,舉國上下不得開火3日,以此紀念介子推,長久下來被民間稱為寒食節,而潤餅也因為料理過程不需開火的緣故,逐漸成為寒食節必吃的食物。

在台灣包潤餅的內餡材料,大多使用炒過瀝乾水份的高麗菜絲、韭菜段、紅蘿蔔絲、豆芽菜、菜甫等蔬菜及豆腐絲、豆乾絲、肉絲、蛋絲、蝦米等,再依照個人喜好灑上花生粉或糖粉(北部人通常只放花生粉,南部人愛吃甜,除了花生粉之外,還會再加入糖粉),不需再烹調即可以潤餅皮(潤餅皮是以麵粉調成粉漿再用小火煎成熟的圓薄餅皮)捲起直接食用,以前的人通常只有在清明節才吃的到潤餅,現在平日如想到食用在市場或夜市就可買到。

以前小編也都不知道清明節為什麼要吃潤餅,現在大家是不是跟小編一樣知道清明節習俗吃潤餅2021之後,也有一種喔~原來如此的感覺呢?下次清明節吃潤餅的時候也可以告訴身旁的親朋好友吃潤餅的由來喔!



資料來源:百度百科